"
连续涨停的股票,光是听着就让人心头一热,但也得承认,这玩意儿绝大多数人只敢远观,真要上手,那门道可就多了,而且风险,那是真的高。不少人就觉得,看到涨停板,赶紧追进去,但最后往往是追在高点,成了“接盘侠”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,这连续涨停的股票,到底该怎么看,怎么才有可能,在不把老本亏光的前提下,博一把。
首先得明白,一只股票连续涨停,绝不是偶然。背后一定是有强大的驱动力,通常是突发的重大利好,比如收购、重组、颠覆性的技术突破,或者是某个行业被政策密集点名,再加上市场情绪的极致发酵。这时候,你去研究它,就不能只看K线图,更重要的是去扒拉那些驱动它的基本面因素。我之前见过一些票,公告出来一片利好,然后连续拉了好几个板,结果仔细一看,利好落地后,业绩并没有跟上,很快就熄火了,甚至还出现过‘一日游’的走势,那种感觉,真是让人心里拔凉拔凉的。
当然,也得区分开那种纯粹的题材炒作,尤其是一些概念股,可能没什么实质性的基本面支撑,纯粹靠市场情绪和消息面在推动。这种票,一旦情绪退潮,下跌起来也是非常迅猛的。所以,在你考虑买入之前,多问问自己:这个涨停,是‘货真价实’的,还是‘虚火旺盛’?这个问题的答案,往往决定了你后续的风险承受能力。
而且,连续涨停的股票,流通盘往往相对较小,或者说,在短期内,市场对它的关注度极高,供需关系严重失衡,导致买盘踊跃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是相对小的资金介入,也可能引发股价的快速上涨。但你要想,是谁在后面源源不断地买?是机构?是游资?还是散户的羊群效应?这中间的博弈,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。
说到连续涨停股票如何买入,最直接的想法就是“追涨”。但问题在于,追哪个位置?是第一个涨停板?还是第二个?抑或是封板前的最后时刻?我个人认为,在连续涨停初期,尤其是前两三个板,如果基本面确实给力,并且有明显的机构介入迹象,是可以考虑小仓位尝试的。但必须设定好止损位,一旦封板被打开,或者出现明显的换手迹象,并且没有及时回封,就要果断离场。
有时候,我会选择一种稍微“保守”一点的策略,那就是“潜伏”。这听起来有点矛盾,毕竟是连续涨停的票,怎么还潜伏呢?我的意思是,在它开始连续涨停之前,或者在它刚刚走出第一个涨停板,并且市场还未完全疯狂的时候,如果我研究发现它有潜力,并且已经有了一些蛛丝马迹(比如龙虎榜的异动,或者一些知名游资的关注),我会提前布局。这样的话,一旦它开始连续拉升,我就可以跟着享受利润,而且相对来说,风险会比纯粹的追涨低一些。但这种策略对信息敏感度和基本面研究的要求就更高了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在连续涨停的过程中,一旦出现盘中快速打开,并且在盘尾再次封住的走势,这往往是一个比较好的介入信号。说明多头力量依然强大,并且有主力在‘洗盘’。这种时候,我可能会选择在盘中或者尾盘,以相对较高的价格买入,但同样,要严守止损纪律。
最怕的就是那种看起来气势如虹,但实际上内部已经在悄悄出货的票。连续涨停的过程中,如果某一天,涨停板的封单越来越薄,或者说,盘中成交量突然放大,但股价却迟迟不能封死,甚至出现回落,这都是危险信号。我记得有一次,我看到一只票连续涨停了四五个板,看起来势不可挡,结果在第五个板的尾盘,封单突然消失,股价直接被砸开,然后第二天低开低走,把前面赚的钱瞬间又亏回去了。那次我才深刻体会到,什么叫“见好就收”,以及“不懂就空仓”的道理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连续涨停后,突然出现滞涨,也就是股价在某个价位横盘,不再上涨,但也不怎么下跌。这种时候,很多投资者会纠结,是继续持有还是卖出?我的经验是,一旦连续涨停的动能消失,并且没有新的利好出来,这种滞涨往往是出货的前兆。尤其是在K线图上,如果出现了一些顶部放量的阴线,那更是要警惕了。这时候,宁可少赚一点,也要先落袋为安。
讲了这么多,其实最最核心的一点,就是风险控制。因为连续涨停股票如何买入,无论你怎么操作,它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标的。你可以把止损设在买入价的3%或者5%,一旦跌破就坚决卖出,不管后面它还能不能继续涨。有人可能觉得这样太早出局了,但你要知道,那些连续涨停的票,一旦跌起来,可能一天就是跌停板,根本不给你任何反应的时间。
而且,每次投入的资金量也要控制好。即使你对这只票非常有信心,也不要一次性把所有的资金都压上去。分散投资,或者说,每次只用你总资金的一小部分去博弈,这样即便是判断失误,也不会伤筋动骨。我见过太多因为追逐连续涨停的票而把老本亏光的例子,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。
总而言之,对于连续涨停的股票,我的建议是:先研究基本面,看是否有持续的驱动力;然后观察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,判断是真利好还是炒概念;最后,在策略上,可以尝试在关键时刻介入,但一定要守住止损线,并且控制好仓位。这碗饭不好吃,但如果真吃到了,那也是很香的。
上一篇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